種業是農牧產業鏈的源頭,有”芯片“之稱。相關的良種繁育是項長期而細致的工作,哪怕只是一小步的突破,其背后往往是育種工作者們多年的堅守與探索!坝N高手”藺惠良,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多年來,他扎根牛群,在工作崗位上默默堅守,執著探索,不斷改良奶牛、肉牛品種,用責任與熱愛照亮了自己的良種繁育夢想。
石家莊天泉公司良種奶牛有限公司技術服務部經理
河北省肉牛產業技術體系企業實驗站站長 藺惠良
初心 牛糞旁的良種夢想
從農村走出來的藺惠良養殖情節頗深,小時候家里養過豬,舅舅還是村里的獸醫,十里八鄉誰家的牲畜生病了都要找舅舅來瞧病,每次給牲畜治病時,總是會圍上不少人,而舅舅總是人群中的主角?吹奖娙藢司说目滟,藺惠良瞬間覺得舅舅就是自己最佩服的人,潛移默化中也讓藺惠良對畜牧有了“天然”的好感。
源于對畜牧領域的向往,藺惠良在高考志愿中選擇了畜牧獸醫專業,經過四年的專業知識學習,為他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2002年,藺惠良從河北農業大學畢業。對于剛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生而言,難免會出現迷茫與困惑。藺惠良就告訴記者,大學畢業時自己的心態也曾波動過,當時班上有近一半的同學選擇了轉行,有些同學選擇了考公,真正下基層,扎根畜牧基層的沒多少人。當時,親友得知自己有意選擇基層畜牧養殖方面的工作后,曾這樣問他,“你父親養豬,你一個大學生也要去養嗎?”回想那時的一幕,藺惠良笑著說,當時在農村,人們對大學生的期望還是比較高的,很多親友勸他選擇其它行業,自己為此也糾結過,但經過認真思考,還是選擇了和畜牧養殖相關的行業。他認為,雖然社會對這個行業的了解度、認可度沒有那么高,但畜牧養殖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未來一定是有前景的,而且自己也具備專業的知識背景,只要肯努力,就會有不錯的發展。
在接下來的職業經歷中,藺惠良總是一步一個腳印,他從技術員做起,在同基層養殖端的接觸中,積累了大量一線養殖技術經驗。也正是在那個時期,奶牛行業快速發展,藺惠良當時覺察到,養牛行業將是畜牧業調整的趨勢,如果能利用好自己的專業優勢,進入養牛業會是個很好的機遇。之后,藺惠良便順利進入了養牛業,開始從事奶牛繁育工作,而且還取得了不錯的業績。后續經過幾年的工作實踐,藺惠良意識到奶牛、肉牛的良種繁育工作需要不斷補充更新自身的專業知識,而且這項工作漫長而艱難,但良種繁育工作上的突破總能為行業帶來巨大的發展。也正是從那時候起,藺惠良明確了事業的發展方向,開始專注能為養牛業提質增效的牛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工作。藺惠良笑著說,自己開始在牛糞旁追求良種夢想。
藺惠良在奶牛舍查看飼料情況
執著 用責任與熱愛照亮良種夢想
從接到記者采訪邀約時,藺惠良始終都是謙虛的表達,他直言,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畜牧工作者,還擔心沒有太多內容分享給讀者。農村出生,農科教育經歷,再到奶牛、肉牛繁育工作,他覺得這些都是普通的人生經歷。在家人同事的印象中,藺惠良最大的特點就是踏實。藺惠良告訴記者,繁育工作繁瑣且單調,也許正是工作的原因讓自己變得更加沉穩,工作之外自己也沒有太多業余愛好,閑暇時也會看些行業內的書籍文獻來當消遣。據藺惠良身邊同事介紹,藺惠良即便出差也會習慣帶些專業書籍,走哪兒學哪兒,成為了他的習慣。
藺惠良說,“熱愛這個行業,才能把工作做好”。他告訴記者,良種繁育是牛場工作中的重點,直接關系著其經濟效益和未來發展,作用很關鍵,而良種繁育工作絕不是“一招走天下”,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想要取得成績,還需要在工作之外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同時,良種繁育是項長期持續性的工作,在這個過程可能有時會感到乏味和單調,不過,如果你熱愛這份事業,就一定能體會到其中的快樂和成就感。
藺惠良在實驗室對胚胎進行質量檢查
良種繁育過程中有很多標準化工作,這離不開過硬的技術,更離不開對待工作的責任心。在為牛進行胚胎移植的過程中,操作人員需要用手伸進牛的直腸,以此來控制牛的子宮進行操作,這就要求手臂必須靈活,為此,藺惠良總是穿單衣進行胚胎移植,2021年1一月的一天,他在保定市清苑區一家養殖企業進行胚胎移植時,天空突降大雪,氣溫降到了零下十幾度,為了不錯過最佳的移植時機,藺惠良堅持穿著單衣在牛舍的雪地中作業,經過5個多小時,終于完成了50頭奶牛的胚胎移植;貞浧鹉翘,藺惠良笑著和記者說,“胚胎移植時機不等人,忙起來也沒覺得有那么冷”。藺惠良“干一行愛一行”的精神態度感染了周邊人,在他的帶領下,他所在的團隊實力進步明顯,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圍。
擔當 深鉆精研共同發展
胚胎移植技術通過優秀母牛超數排卵,經過體內或體外受精,可以產出很多具備高產潛力的“試管奶!,是快速改良奶牛品種、提高奶牛養殖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奶牛及肉牛的胚胎移植是一個系統的生物工程,包括對受體牛的生理周期、胚胎的質量,操作人員的熟練程度都要嚴格要求,且各環節環環相扣,是一個連續的操作過程,一些很小的細節、小誤區,都可能會給整個工作帶來致命性的打擊。所以很多時候操作人員都需要有股子“牛勁兒”,不能輕易放棄。藺惠良在運用這項技術之初就遇到了不少挫折,胚胎移植操作的穩定性及成功率都不夠理想,對此,藺惠良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完善知識儲備,掌握操作技巧,反復練習相關控制操作,通過上萬次反復操作積累,逐步提升了自身技術水平,大大提高了胚胎移植技術的穩定性和受胎率,在他和團隊的努力下,他所在的石家莊天泉良種奶牛有限公司,成母牛情期受胎率達45%以上,青年牛情期受胎率達70%以上,年總受胎率達到85%以上,公司奶牛的年平均單產從2014年的10噸提高到目前的12噸,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也鑄造了天泉良種奶牛有限公司胚胎育種的金字招牌。
藺惠良進行肉牛胚胎移植操作示范
獨木不成林,除做好本職工作外,藺惠良還積極投身本省乃至全國的奶牛、肉牛良種繁育事業,助力全行業種業發展。目前,通過藺惠良團隊的推廣,國內每年有60多個牧場從胚胎移植中獲益,高產奶牛比例大幅提高,同時為淘汰低產奶牛創造了條件,使奶牛的遺傳物質得到改良。2021年,內蒙古通遼一家養殖企業,就邀請藺惠良為他們進行胚胎移植服務,經過藺惠良和團隊的努力,讓這家企業的奶牛胚胎移植成功率由原來的30-40%提高到了70%以上,大大降低了對方購買胚胎的成本,受到了企業方的高度認可。藺惠良及團隊在業內也逐漸形成了良好的口碑,邀請他們進行胚胎移植服務的企業變得越來越多,為了讓自身的優勢技術更好地服務社會,藺惠良還定期對周邊牛場的技術人員進行技術培訓指導,使人工授精技術更規范,提高了胚胎移植的成功率,幫助當地養殖戶、養殖企業提高了經濟效益。
收獲 執著生長馥郁傳香
鮮花和掌聲屬于奮力拼搏的價值創造者,藺惠良憑借多年的努力換來了業界諸多肯定和認可。前不久,農業農村部公布了2022“大國農匠”全國農民技能大賽獲獎名單,藺惠良在種養能手類畜牧養殖領域榮獲一等獎,還被授予了“全國技術能手”等國家、省、市各級榮譽稱號。
藺惠良和團隊成員在實驗室
如今,藺惠良在不斷提升自身專業技術的同時,還積極發揮“帶隊人”作用,經過他的培養和指導,其所帶領的技術團隊已有15名成員,均熟練掌握了人工受精和胚胎移植技術,全都獲得了農業農村部頒發的技師職業資格證書,為畜牧繁育事業提供了高質量人才。同時藺惠良還成為了河北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肉牛產業創新團隊的成員,擔任了河北省肉牛產業技術體系企業實驗站站長,負責奶牛及肉牛的人工授精及胚胎移植繁育工作。常年到承德圍場、隆化等地,為廣大養殖戶及基層配種員進行專業知識講座及技術培訓,受到了業內廣泛贊譽。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藺惠良說,農牧良種繁育工作是項長期事業,一批人的不懈努力,將會為產業換來持續性的收益,在國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背景下,良種繁育工作定會迎來發展的良機。我們也希望,在未來能有更多熱愛良種繁育事業的新農人們,能夠像藺惠良一樣,繼續培育和推廣優良品種,振興我國良種事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