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期間,生豬價格大幅上行,全國大部分地區現貨價格較節前上漲1.6—2.0元/公斤,北方地區站穩26元/公斤,兩廣地區突破27元/公斤。究其原因,第一,集團場因配合節前保供,9月底多數出欄完成進度較好甚至超賣,部分企業在10月1—4日放假,供應短期縮量。第二,因南北消費習慣不一致,南方備貨晚于北方,受部分企業放假影響,短期供需錯配。第三,部分區域國慶長假期間二次育肥再次入市,拉低了出欄均重,對價格形成支撐。
節后,生豬市場價格趨漲,養殖企業多按正常節奏出欄,部分進度較快,散戶仍有惜售情緒。隨著氣溫降低,逐漸進入大豬需求向好時節,但當前大豬供應相對較緊,價格支撐較強,標肥價差成當下關注焦點。
出欄計劃方面,9月多數廠家出欄完成進度較好,部分超賣。據了解,各區域養豬場10月計劃出欄量有所分化,因11月是傳統腌臘期,部分地區出欄或延后,疊加9月底部分企業有超賣現象,養殖場10月計劃出欄總量比9月下降1.4%。根據樣本數據,截至10月10日,河北養殖場出欄完成度為32.1%,較上月同期下滑3.8%,廣西養殖場出欄完成度為29.0%,較上月同期下滑7.1%。
出欄體重方面,根據樣本數據,9月全國平均出欄體重為127.52公斤,月均重上漲1.05公斤,漲幅0.83%,同比上漲2.43%。隨著天氣轉涼,終端對大豬的需求增加,標肥價差逐漸拉大,肥豬利潤增加,市場增重操作明顯,加之部分企業7—8月開始陸續有壓欄操作,拉動整體出欄體重上調。
一般來說,每年春節第二批二次育肥的黃金時間是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對應兩個月之后的腌臘旺季。據涌益咨詢樣本數據,9月份4000萬頭月度出欄量中,約180萬頭生豬流向二次育肥,占當月總供給的4.5%,這部分二次育肥豬大概率延至11—12月陸續出欄。國慶節后二次育肥補欄有所減少,后續建議關注標肥價差。
8月中旬后,大豬與標豬價差逐步拉開,但國慶期間標肥價差拉開速度加快。截至10月9日,標豬價格26.35元/公斤,175公斤大豬價格較標準體重豬(約120公斤)高1.1元/公斤左右,190公斤以上大豬達28元/公斤。近期全國普遍降溫,雖未進入腌臘期,但大豬需求增加,肥豬優勢明顯,部分區域甚至出現大豬難求情況。標肥價差拉大,對社會場積壓體重有利潤刺激,后期不排除出現肥豬價格上漲帶動標豬價格上行現象,可重點關注湖南、湖北等地區標肥價差。
根據樣本數據,9月樣本點企業屠宰量較8月明顯增量,日均屠宰量增幅11.65%,主要由于9月份中秋備貨提前開啟,市場備貨積極,多地迎來屠宰高峰,但需求跟進緩慢,中秋節前屠宰量有所回落。北方部分企業因持續虧損,9月中下旬階段性停宰現象明顯,但9月末時,部分區域提前開啟國慶節備貨,整體屠宰量上升。
目前未到腌臘傳統高峰期,整體溫度也不支持腌臘啟動,且后續沒有重大節假日短期拉動消費,預計10月份豬肉消費難有明顯增幅。但隨著天氣轉涼,肉類消費將逐漸進入需求向好時節。
綜上,10月份供給相對偏緊,但受政策調控、相對高豬價等影響,需求跟進緩慢,10月豬價將維持振蕩格局。隨著需求高峰來臨,預計冬至之前價格重心將繼續上移。期貨方面,受交割約束影響,生豬2211合約支撐力度強于2301合約,考慮到能繁母豬的逐步恢復、春節后的消費淡季以及期貨端對資金的敏感度較高,隨著交割時間窗口的臨近,生豬2301合約價格回調時間或提前。
|